系統概述
在新的歷史階段,土地監察工作擔負著資源監察和資產監察的雙重使命。土地監察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土地管理法律的實施,關系到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戰略目標的實現,關系到國有土地資本的安全營運。
通過人手對土地執法監察信息進行管理,既耗時也費力。特別在進行數據匯總分析時顯得效率很低。
土地執法監察管理系統針對以上問題和相關業務的特點,利用信息化方法集中管理土地信訪、違法用地調查和違法案件等信息,提供便捷的數據錄入方式,快速查找違法用地調查和違法案件信息功能,對錄入系統的數據提供強大的匯總分析功能,用戶不再為錄入數據、查找數據和分析數據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從而提高用戶工作效率。
系統技術選型
本項目要求制定完善的總體設計,通過對土地執法監督管理系統業務的細致調研,采用系統工程分析設計、面向對象分析設計、結構分析設計等方法,明確本項目的業務需求、現狀描述、遠景目標、概念模型、需求定義和邏輯設計等,制定整個信息系統內部、外部以及不同層次之間的標準接口、確定系統內部的結構體系和標準組件,真正做到功能與數據相分離,功能不依賴于所執行的政策,應用與系統無關,提高整個信息系統的開放性和擴充能力;采用結構化分析設計的方法,自上向下劃分子系統及功能模塊,逐步細化、精化,從而保證了整個總體設計層次清晰、結構合理科學;從而保證項目的建設達到預定目標。
建設原則
由于土地執法監督管理系統項目是一個綜合的信息化項目,具有涉及部門多、參與人員廣、業務及技術體系復雜等特點,為確保項目預期目標的順利實現,系統建設必須采用平臺化和組件化設計思路和技術,有足夠的擴充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,保證能適應系統發展和需求變更。系統建設原則:
1.實用性原則
土地執法監督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術在業務中應用的過程,應用是最終體現,因此系統的設計必須符合水利業務的實際需求,切實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,改善工作效能。
2.兼容性原則
采用基于組件的技術構造應用軟件系統,易于整合到現有基礎應用平臺,保障其核心功能實現的一致性,保護用戶以前的軟件投資。
3.整體性原則
系統設計時必須立足于全局,從高處著眼,不單要考慮本系統的功能,還要考慮本系統與建設單位其他在建系統的聯系;不單要考慮建設單位的總體信息化計劃,還應考慮建設單位與外部單位系統的聯系。
4.可靠性原則
在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,采用的設計方案要保證應用系統多平臺、高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。
5.安全保密原則
安全的系統才是可用的系統。除了建立完整、合理的安全認證體系,在敏感信息的傳送過程中也應采用加密技術,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。同時,對重要操作要進行日志記錄,并對這些操作日志進行審計。
6.實時性原則
系統的響應速度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,延遲必須在一個可接受的時間范圍內。
7.共享性原則
數據的設計必須考慮多種應用,保證為其他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的能力。
應用案例
本系統成功應用于: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(國土)